那为什么市场对百合花如此青睐,需求量如此之大呢?
这就不得部聚焦于百合花的应用领域了,园艺观赏领域作为百合花主要用途之一,2020年占百合花总市场的35%,预计2025年这一比例有望增加至40%。上涨可能会与城市绿化、公园景观建设的快速推进以及花卉爱好者群体的扩大都在不断推动该领域发展有关。
鲜花零售领域因消费者对新鲜、个性化花卉需求增加,以及电商平台发展,2020 - 2025年市场份额从18%增长至24%。
而在花艺设计领域中,百合花独特外观和象征意义深受青睐,随着婚庆、庆典等高端装饰需求提升,2020 - 2025年市场份额从15%增长至20%。
医疗与保健品领域,因百合花润肺止咳、清热解毒等药用价值,健康意识增强的消费者对其需求增加,2020 - 2025年市场占比从10%增长至13% 。
目前,中国百合花年产量超150万吨,在满足国内需求的同时,还出口到30多个国家。像云南、福建、辽宁等地的百合都在国际市场上颇受欢迎。
其中云南的百合凭借着艳丽的花色、优良的品质,通过便捷的空运,快速抵达东南亚、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福建“延平香水百合”以独特香气和优美花型驰名海内外;
辽宁凌源作为北方最大鲜花生产基地之一,年产鲜切花接近3亿支,远销国内外市场 ,凌源培育的100多个品种的百合花,色彩斑斓,备受国外消费者喜爱。
日本、韩国等亚洲国家对中国的药用百合需求旺盛,其出口价格较国内高出50%。东南亚地区则对鲜切百合青睐有加,泰国、菲律宾、新加坡、
马来西亚等国通过昆明机场绿色通道,日均接收超4万枝鲜花,其中百合是主要品类之一,这得益于短途空运(24小时通关)及气候适应性品种 。
第二点就来说说产量问题。
大家都知道产量和价格有种密不可分的关系,供过于求价格就会下跌,供不应求价格就会上涨。那这时候就会有人要问了,既然能赚钱,然后市场还有如此大的空缺,为什么我们不提高亩产量呢?花少了多种一点不就好了吗?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的是,产量的多少并不可控,且其百合的亩产值情况受多种因素影响。一般而言,食用百合产量可达800公斤左右,若按照每公斤10元计算,亩产值能达到8000元;药用百合在山地的产量为1000 - 1500公斤,亩产值大约在1万元左右 。
但百合花种植面临诸多难题。它生长周期漫长,从种下种球到收获,少则几个月,多则两三年。而且对生长环境极为挑剔,需要特定的土壤、气候条件,温度、湿度、光照稍有差池,就可能影响产量和品质。
像湖南、甘肃等主产区,一旦遭遇极端天气,百合花的生长就会大受影响。连续种植还会致使土壤养分失衡,病虫害增多,为保证产量和质量,土地需要轮作或者进行特殊处理,这极大限制了种植面积的扩大。即便市场需求大增,百合花的产量却很难在短时间内快速跟上。
价格上涨对花农和和商家来说无疑是个利好消息,花农们看着手中的百合花卖出高价,收入大幅增加,脸上笑开了花。一些有远见的花农,早早扩大了种植规模,今年更是赚得盆满钵满。
但对于消费者来说,可就有点头疼了。原本经常购买的百合花,现在价格高得让人望而却步,不少人只能忍痛割爱,选择其他花卉替代。
在中药材市场,百合花价格的上涨也引起了不小的波澜。一些药企和中药店纷纷表示,成本压力增大,不得不考虑调整相关产品的价格。
这也引发了大家对中药材价格波动的担忧,有人担心这会不会只是一个开始,后续其他中药材价格也跟着上涨呢?
这些疑惑绝不是空穴来风,百合花价格的突然飙升,让不少人开始猜测未来的价格走向。有人认为,随着种植技术的提高和种植面积的逐步扩大,产量会慢慢增加,价格也会逐渐回落;
但也有人觉得,市场需求仍在持续增长,而百合花的种植难度和成本摆在那里,价格很难大幅下降,甚至有可能继续上涨。
这两种观点都有一定道理,百合花未来的价格走向确实充满了不确定性。但无论如何,这一现象都给我们提了个醒:市场的变化总是难以预测,我们需要时刻关注行业动态,做出合理的决策。
如果你对农产品价格、市场动态感兴趣,欢迎关在评论留言,我们一起来讨论一下吧,!返回搜狐,查看更多